聚丙烯醯胺製造商
瀋陽九方科技在GCC
海灣合作委員會(GCC)的某個國家的污水處理廠(STP)正在其脫水製程中使用我們的主要產品(聚丙烯醯胺)。作為聚丙烯醯胺製造商,我們與合作夥伴攜手,將其推廣至全國最大的污水處理廠。從技術溝通、罐式試驗、脫水機測試到合約簽訂,九方科技為該代理商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援。
聚丙烯醯胺的投加量、濃度及攪拌效果直接影響離心機的脫水效率,需與離心機參數(轉速、差速)協同優化:
劑量濃度和溶解
溶解濃度:通常為0.1%-0.3%(質量比)。濃度過高,聚芳醯胺可能溶解不完全(形成魚眼),導致絮凝不均勻。濃度過低,需增加投加量,增加成本。
溶解需求:用清水(最佳水溫20-30℃)攪拌溶解,攪拌速度60-100轉/分(避免高速剪切打斷分子鏈),溶解時間30-60分鐘(確保完全溶解)。
劑量控制
常規範圍:每噸乾固體污泥添加聚丙烯醯胺1-5公斤(具體透過小規模試驗確定)。
用量不足:絮凝體較小,離心後濾餅含水率高(>85%),濾液混濁。
用量過大:絮凝體粘度過大,容易在轉鼓內打滑(無法被螺旋有效推動),造成濾餅厚度不均勻,甚至堵塞排渣口,同時增加成本。
混合和反應時間
聚丙烯醯胺投加後需快速與污泥混合(透過靜態混合器或管道內混合),並預留10-30秒的反應時間,以確保在進入離心機前形成穩定的絮體。混合不充分會導致聚丙烯醯胺局部過量或不足,影響整體效果。
與離心機參數匹配
轉速:轉速越高,離心力越大,但轉速過高容易使絮凝體撕裂(特別是低分子量PAM)。
需依絮凝體的強度進行調整(通常為1500—3000r/min)。
差速(螺旋與轉鼓之間的轉速差):差速小,污泥在機內停留時間長,濾餅含水率低,處理量下降。差速大則相反。若PAM形成的絮凝體強度較高,可適當提高差速,以提高處理量。